【中國食品報融媒體】(杜長永)11月30日,“全國融媒體食安山東行”采訪團來到菏澤一中,走進學校食堂,地面干凈、環境整潔。在加工區域,從原料選取到清洗,直到加工成成品,每個環節井然有序;廚房用具整齊擺放在指定位置,每一個公共用具也有專人專管……
“這個學校食堂比家里的廚房都干凈,很多食品安全保障措施超過了星級酒店”。一位姬姓學生家長告訴記者,她的孩子已在這個學校讀書3年,他經常到食堂來看看,食堂越來越干凈,蔬菜、肉制品檢測嚴格,菜品花樣多,質量也越來越好。
菏澤一中的“放心食堂”只是菏澤學校食堂的一個縮影。菏澤市市場監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,全市共有學校食堂891家,在校就餐學生557053人。近年來,為了讓孩子在學校吃得安全、吃到營養、吃出健康,市場監管部門下了一番真功夫。
讓孩子們的“舌尖安全”,首先要強化監管。全市學校食堂均納入網格化監管責任體系,嚴格執行學校月度自查、監管部門季度檢查、飛行檢查、督導檢查“四查”制度。學校食堂管理人員對標對表查找隱患。縣鄉監管人員不定期深入學校,查看食品原料來源、食品快檢、生熟分開、食品留樣、校長陪餐等制度落實情況。市市場監管局、市教育局隨機抽取被查學校,邀請人大代表、政協委員和新聞媒體,不打招呼,直奔現場,逐項打分,網上公告。同時,在全市學校食堂大力推廣食品安全在線檢測平臺建設。目前已建成在線快檢平臺200家,檢測食材50余萬份,有效阻斷了3700余批次的風險食品流入校園。
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,最有效的辦法就是“讓專業的人干專業的事”。菏澤市引進社會化餐飲公司、中央廚房餐飲配送企業進校園,實現了餐飲業規模化生產、集約化經營、精細化管理。有著4S、5S、6S管理標準體系的餐飲業“巨頭”,帶動了全市整個餐飲行業提檔升級。
更讓家長們欣慰的是,過去學校食堂傳統的“餐廚重地”,現在變成網上“陽光廚房”。菏澤市市場監管部門利用“互聯網+”理念、采取PPP合作模式,與第三方網絡公司合作,在政府不投入的情況下,免費為529家學校食堂安裝了視頻監控系統,并開發手機APP,使傳統的“餐廚重地”成為學生及家長可視、可感、可知的“陽光廚房”,學生家長可實時看到學校食堂的食品加工制作和安全情況,心里明白、踏實。
免責聲明:中國食品報融媒體對頁面視頻、文中陳述、觀點判斷保持中立,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、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。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請讀者僅作參考,并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。 本網站轉載圖片、文字之類版權申明,本網站無法鑒別所上傳圖片或文字的知識版權,如果侵犯,請及時通知我們,本網站將在第一時間及時刪除。